中医点穴治疗咽痛
1.病因
1.病因
多由肺、胃积热及外受风邪,以致咽喉部气血凝滞,引起咽喉的局部红肿疼痛。急性发作者,为实症;慢性发作者,为虚症。
由于胃热及风邪,以致牙龈肿胀,牙齿疼痛等,引起张口困难。
2.症状
2.症状
咽喉部疼痛,下咽饮食时,则疼痛更为显著。有的伴有恶寒、发热等现象。
牙关拘急,牙龈肿胀,牙齿疼痛,口张不开,或张口仅能容入筷子。因此,只能吃少许流食,不能嚼东西。
3.辨证施治
3.辨证施治
咽通于胃,及喉通于肺之理论,而咽喉疼痛,即内热与风寒所结。因而,对此治法,除清热与风寒外,并应补肾水以制火。在此基础上,取局部穴,以达止痛之效。
张口活动的部位,为手、足阳明经脉的循行范围。因而,对此病的治法,则须从这两经选取穴位。在此基础上,并配少阳经穴翳风止痛;再配补肾,以清内热。
配穴与手法:
配穴与手法:
合谷穴(泻)、列缺穴(泻)、少商(切)、商阳(切)、关冲穴(切)。以上切的3个穴位,每穴切时,都是循着每穴的经脉手指根部,推至穴位处6次;继之,切穴6次。液门穴(泻)、中渚穴(泻)、照海穴(补)、内庭穴(泻)。另外,取颊车、翳风、百会、廉泉穴,交换压穴。每穴压10次,交换5次,即各压50次。按上列次序点穴,每穴平揉、压放各100次。
合谷穴(泻)、手三里穴(泻)、风池穴(泻)、翳风穴(泻)。手阳明大肠经,助以循按泻法(在点完手三里穴之后,由肘至手腕循按)。并推切商阳、少商穴;压颊车穴,太溪穴(补)。按上列次序点穴,每穴平揉、压放各50~100次。
轻重标准度:应用中度。
轻重标准度:应甩中度。
快慢标准度:应用中度。
快慢标准度:应用中度。
平揉圆圈大小度:应用小度。
平揉圆圈大小度:应用小度。
方义解择:上列配穴,广泛应用于咽喉疼痛病之急性与慢性者。合谷与列缺穴,有清肺热与驱外邪之作用。急性者,列缺穴用泻法;慢性者,列缺穴用补法;并减去少商、商阳、关冲切穴法。再与照海、内庭、液门、中渚等穴配合,不仅清肺热之作用较强,而且,对咽喉疼痛有消炎止痛之效。此外,不论急性与慢性,均可应用咽痛交换压穴法。
威尼斯wns.9778官网活动,方义解释:上列配穴,取合谷、手三里穴,以泻手阳明经之热;并切商阳、少商穴,再加循按手阳明经,继之,泻颊车穴,以增强其泻热的作用。取风池、翳风穴,以驱风。取太溪穴,以补肾阴。如兼头疼者,加补列缺穴。胃热显着者,加泻内庭穴。消化不良者,加中脘穴,用得法;加足三里穴,用补法。
验案例证
验案例证
(1)王X X,男,33岁。住西安市雁塔区文化局。1960年6月X日初诊。
刘XX,女,21岁。住西安市圪塔寺实践幼儿园。1961年6月15日初诊。
主诉:我正在参加夏收劳动,而咽痛、牙痛、左耳也痛。
主诉:上星期四,高烧后,左侧牙关紧,口张不大,而且痛;左手食指与拇指不得力,不能拿取小的东西,牙科检查牙齿无病。
处理:泻合谷、液门、风池穴;补太溪等穴。每穴平揉、压放各100次。切少商、太冲、临泣、丘墟等穴。
检查:本病为手阳明大肠经有热,气血滞于口颊部。
本文由威尼斯wns.9778官网活动发布于运动健康,转载请注明出处:中医点穴治疗咽痛
关键词: